xuezifengcaibanner.jpg xuezifengcaibanner.jpg

学子风采

学子莘莘,硕果累累

杜明昊:路还很长,故事才刚刚开始
深圳万科梅沙书院

2018年申请季,准毕业生杜明昊收到了12个顶尖大学的offer和22万美元奖学金,分别是库柏联盟建筑学院(12万美元奖学金,殿堂级建筑学院,每年全球仅录30人,不参与排名)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排名21)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排名21)、南加州大学(排名21)、卡耐基梅隆大学(排名21)、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(排名28)、雪城大学(建筑学院排名全美第3)、普瑞特艺术学院(获10万美元奖学金,艺术设计类世界排名第9)、南加州建筑学院、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、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、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总共12个offer。在万科梅沙书院举办的升学经验分享会上,杜明昊是演讲嘉宾之一。台下坐着市局领导、知名媒体和几百位校外学生的家长。杜明昊跟平时一样,一身黑色西装,淡定地走到演讲席。以下为2018年对杜明昊的专访内容:


【人人都谈天赋和智商】

在采访杜明昊之前,我们先采访了他的老师、梅沙书院艺术学科组长石忞旻老师。

 “如果你在国外读书,可能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:Chinese students always have idea. 教授给了一个设计任务,大家都在思考,中国学生可以很快拿出三个idea,而其他的学生也许只能拿出一个潦草的、还不成形的idea。这时候你感觉中国学生很厉害,很优秀。随着课程推进,别人的idea慢慢成形,开始动手去做,这个时候,中国学生拿出了第四个idea。” 忞旻老师说,“杜明昊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有很多灵感、很多想法的学生,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能钻进去。在AP 2D、3D课上尤其明显,他的idea可能不是最特别或者很惊世骇俗的东西,但那是他感兴趣的主题,他会很执着,去钻研、琢磨,直到把东西做出来。”

在杜明昊看来,毅力和责任感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质。“现在很多人都谈天赋和智商,但我觉得成功更需要返璞归真的坚持甚至是固执。”

杜明昊坦言,高中三年,唯一让他体验过“绝望”的就是屡战屡败的标化考试。他一共考过3次SAT,8次托福,都没有达到目标分数,而且与模考相差甚远。更让他崩溃的是,刷了三个月的题,分数不仅没升、反而还往下降了几十分。"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,可能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用了。"

“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,是他们一直鼓励我坚持到最后。当时因为负面情绪太大,加上CMU的defer,若不是他们的鼓励,我差点就放弃了最后一次SAT的机会。父母给我上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堂课——要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毅力。”

“我很喜欢唐吉坷德这个角色。他是一个诗意的理想主义者,一遍又一遍地攻打风车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,却依然充满天真和热情,如此坚定、如此执着。”

【艺术作为自我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法】

 杜明昊坦言,在梅沙学艺术,是一个重塑认知的过程。

 “相比于传统美术教学对技法的强调,梅沙更着重思维层面的丰富和深入。在课堂上,我们用艺术和设计来探讨政治、人性、情感、梦境、女权等等诸多话题,这种前卫的教学理念鼓励我们去观察世界,深入地思考现象背后更本质的东西,而这也赋予了艺术创作更多开放性和可能性。”

 杜明昊特别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是Critique(评图),那是一个充满乐趣却又极具挑战的学习方式。

“Critique是设计本科才会有的教学环节。梅沙将它纳入高中的艺术教育,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前卫的做法。在Critique中,你先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,老师和同学不仅会给你提出建议,还会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和想法。大家围绕你的作品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,论点是设计本身,而设计背后的思维和逻辑成为支撑论据。本质上,这就是一次批判性的思考、一场思维上的交锋。它让我们更清晰地知道:我是谁?我想表达什么?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?我的设计能给他人带来什么?

建筑大师海杜克曾说,“我在塑造空间的同时,空间也在塑造我。” 在杜明昊看来,艺术或设计正是这样一个双向塑造和映射的过程,它让你在创作中不断探索自己、认识自己,不断观察世界、理解世界。

个人作品

image.png

Mutational Morphology, 2018

【谁说建筑是冷冰冰的钢筋混泥土?】

高中三年,杜明昊做过许多设计项目,包括用大型的LED装置艺术为单调的楼梯间注入新的活力、在中国大智汇挑战赛(CTB)中研究如何用创意形式修复中国古建筑,以及目前正在研究的欧洲难民营项目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与同学一起设计的LED装置艺术

(设计者:William Du, Tom Tan, Joe Wu, Langzi Peng)

但让他印象最深的,是他和团队在2018 LAKA Competiton-Architecture that reacts 这个国际建筑竞赛中的研究项目——深圳城中村。

 “通过深入调研,我第一次真正认识那片城市空间。城中村住着很多城市新移民,虽然地方拥挤,却充满活力。”

 针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缺失,结合其建筑高度差距小的特征,杜明昊和团队成员们提出了“漫步云端”的概念,试图挖掘城中村上层空间的可能性。最终,他们在城中村楼顶上,搭建了一个轻质的环形平台,给居民提供了新的公共活动空间,并达到连接,活化,以及改造周边环境的作用。

image.png

城中村项目

(设计者:William Du, Tianyang Sun, Raymond Tan, Yukun Zhuang, Boyu Zhu, Yilang Liang)

“这个项目让我意识到通过建筑去改善和活化社区的可能性。建筑是有温度、有人文关怀的,也许我能够通过自己热爱并擅长的建筑设计,给周围的人和社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,给这个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。”

【那不只是一枚五厘米的徽章】

上个月,杜明昊登上青云厅演讲台,向书院全体师生介绍了他为三周年校庆设计的徽章。

 “这个徽章的名字叫‘汉白玉方舟’,我将汉白玉广场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。三年前,我们在那里举行开学典礼,那是故事的开始。三年后,我们也即将在那里举行毕业典礼,向老师、同学以及过去的自己道别。‘132’这个数字是我们第一届毕业生的人数,未来我们将扬帆远航,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追寻自己的梦想。徽章下方描绘了波浪,汉白玉是我们的方舟,世界很大,我们即将开始新的人生远航。”

 “这个徽章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成语‘海纳百川’。‘川’字在形态学上有‘三’的意思,寓意的是书院三个年级之间的统一和多元。在VMA,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,而书院则是接纳和包容每一条河流的海洋,尊重多元的文化、尊重每一个独特的个体。”

image.png

image.png 

那天,他用简洁利落的英文阐释他的理念,没有谈起太多设计徽章时的感触。我旁边的同事感慨道,“杜总还是那么酷,那么高冷。”

 可是,在前两天的升学经验分享会上,面对几百个不甚熟悉的听众,他说,“在这两个徽章里,我倾注了很多的情感……” 他谈起和同学一起做设计、赶project到凌晨的经历,那是非常美好的时光。“在梅沙,我有幸认识了这些充满热情的同学,他们和我一起,在VMA追寻自己的梦想。”

无论什么时候、什么场合,杜明昊似乎总是那么冷静、淡定、寡言。但你分明能从那两枚五厘米的徽章设计图里,看到他的赤诚,看到所有的言语和情感。

【路还很长,故事才刚刚开始】

“以前,我一直太注重外在的事物,比如名声、分数和排名,做出的选择很多也是一种功利的博弈,这种不健康的心态让我失去了很多乐趣。直到有一天我读到‘外重者内拙’,豁然开朗。追求自我成长,而不仅仅是外在的、功利的目标,才是一种更广阔的心态。”他说,“但更多时候,我觉得只有亲身经历过失败和收获,才会真正明白。”

“这是云南地区一条盘山公路的两个视角。我觉得申请季乃至整个人生就像这样一条盘山公路,在行走的途中我们无法看到全貌, 自我怀疑和迷茫会时常发生,但当你走完整条弯路,再回头看,你会发现,每个弯道、每个挫折都有意义,它们彼此联系,让你成为最独特的自己。”

 申请季,杜明昊拿到了12个offer,包括UCB、UCLA、USC、CMU等TOP25的著名大U,但他最终选择了更为小众、却也是建筑界殿堂级学府的Cooper Union。那里扎实的学术研究、多元和包容的教育环境、以及纽约的艺术氛围都深深吸引了他。

“我希望自己在未来5年的求学中,能做勃兰兑斯笔下的地洞探索者,在孤独的挖掘中专注于对本质和智慧的追求。毕业之后,走出象牙塔,在高速发展的中国,探索设计的更多可能。”